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三全育人 从我做起”主题活动系列报道(96)]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组织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4 作者:覃杰 编辑:刘况 来源: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和“大思政课”工作效果,推进“三全育人 从我做起”主题活动走深走实,在春季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据悉,根据本次春季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类707人次,参加求职就业类307人次,参加传承良好家风类699人次,参加强健身心类914人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院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锤炼品格、提升能力、担当使命。

沉浸式红色文化探访:走进重庆名人故居

学院以《重庆名人故居地图》为依托,组织师生走进郭沫若故居、老舍旧居、刘伯承故居等十余处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文物展陈,系统学习重庆近现代名人事迹。活动创新采用“沉浸式探访+新媒体赋能”双轨模式,学生通过短视频创作、讲解互动等青年化表达,记录参观历程,让革命文物在数字化演绎中焕发新生,深化了同学们专业认知,也构筑起联通历史记忆与时代创新的教育新范式。

社区志愿服务和农忙实践:践行青春担当

志愿服务、亲身实践。学院组织学生深入虎溪街道虎兴社区及周边乡村,开展“服务+劳动”双线实践。在社区,志愿者们协助排查消防隐患,清理占道车辆及楼道杂物,并通过案例宣讲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在乡村,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参与插秧、收割等农忙劳作,学习传统农耕技艺,同时为农户普及现代农业知识。活动将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发展,也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体悟“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锤炼吃苦耐劳的品质。

结合专业“双线实践”:走进企业走进博物馆

学院创新开展"红色教育+产教融合"主题实践活动,组织30余名党员及共青团员代表同步走进重庆工业博物馆与企业一线开展参观及调研活动。在重庆工业博物馆现场,教师党员担任“红色讲解员”,带领学生沿“百年机厂”三线建设"等主题展陈展开时空对话。同时,企业实践分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通过车间观摩、技术工匠座谈、精密加工参观等环节,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立体认知。此次创新实践构建起工业文脉与产业实践的双向实践格局,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实践基础。

劳动教育强体魄:创新融合体育与劳动

体育实践育人。学院举办“强体魄·育匠心”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学院24支学生团队参与集体拔河对抗赛。活动巧妙融入劳动教育要素,拉拉队以《夯土号子》助威,传承传统农耕协作精神。比赛全程配备安全保障与医疗团队,确保学生在竞技中突破自我、奋勇争先。学院通过“体育+劳动”创新模式,拓宽劳动教育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实践支撑。

我和家人合张影:传承优良家风

为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学院同步开展“光影传家风”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与家人拍摄合影并撰写家风故事。活动共征集作品100余份,内容涵盖“勤俭持家”“孝老爱亲”“诚信立身”等主题,学院精选出优秀学生作品30余份。活动以温情方式推动家风建设,引导学生从家庭“小课堂”汲取精神力量,筑牢家国情怀根基。

此次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彰显了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在实践育人中的创新探索与责任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五育融合”,打造多维度育人平台,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铸成奋斗精神,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重科篇章。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    邮编:401331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中心

版权所有:新澳门2024最新饮料大全    渝ICP备13000511号-1

新澳门2025最新饮料大全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0806号